右图所示为向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两次静脉注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相应抗体含量变化,当第二次注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变化明显区别于初次的原因是: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 A.效应B细胞 | B.效应T细胞 |
| C.记忆细胞 | D.绵羊红细胞 |
图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曲线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 A.细胞内的氧气浓度 |
| B.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 |
| C.细胞膜外糖蛋白数量 |
| D.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间结构被破坏是造成酶活性低的根本原因 |
| B.在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保存该种酶 |
|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 D.酶能在常温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原核细胞具有的结构特点或生理过程是()
| A.没有细胞器 |
| B.能进行转录、翻译过程 |
| C.有成形的细胞核 |
| D.进行有丝分裂 |
鸭为杂食性水禽,捕食昆虫及杂草。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杂草密度 (株/m2) |
物种丰富 度(种) |
杂草相对优势度 |
|||||
| 草龙 |
节节菜 |
稗草 |
陌上菜 |
异型莎草 |
|||
| 常规区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 稻鸭区 |
2.3 |
5.3 |
0 |
0.259 |
0.271 |
0.089 |
0 |
A.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B.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C.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
D.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各种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