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①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②其内容之一是规定无子女者有权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 A.①正确,②不正确 | B.①②都正确 |
| C.①不正确,②正确 | D.①②都不正确 |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 B.深化了体制改革 |
|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 D.冲破了思想樊篱 |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 A.恢复“双百”方针 | B.抵制“左”倾错误 |
|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
| 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
| 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 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
如果请你为下列历史图片拟写一历史主旨,你会选择哪一标题( )
| A.抗争——摆脱外来殖民侵略 | B.屈辱——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
|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 D.复兴——中华民族步步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