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
| C.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1988年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
|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 C.1992年南方谈话 |
|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 |
| 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
有一个文学派别,不再强调感情与辞藻,而着眼于描绘具体的事实,并将科学的原理应用在社会现实的分析上。下列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文学作品是
| A.《唐璜》 | B.《人间喜剧》 | C.《悲惨世界》 | D.《等待戈多》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的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 C.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 | D.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民国时期的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A.李鸿章 | B.冯桂芬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