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开始于()

A.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
C.在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D.试办经济特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以绅商为主体构成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出台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力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士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历史。如果给下列地图加一标题,应该是()

A.太平天国形势图 B.辛亥革命形势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红军长征路线图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