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
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③增加了政府收入
④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⑤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②“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工业化的实现 | B.发展资本主义 |
| C.民族独立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百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
|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
|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
|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预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
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受当其冲……”电文中的“围剿”是指()
| A.第二次 | B.第三次 | C.第四次 | D.第五次 |
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