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一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一胸苷。连续48h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

请回答:
第24题图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h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H一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如图),进行四项独立的实验,前三项实验从供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空,实验四作简答。供选答案:

A.CO2+H2O B.乙醇+CO2






上清液
沉淀物
匀浆
C.H2O+O2 D.无反应

(1)实验一: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C6H12O6溶液,
各试管的最终产物:
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丙酮酸,各试管的终产物
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各试管的终产物是:
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萤光素(从萤光虫尾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分析,发出萤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中的________试管。理由是________.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1)叙述和解释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每分钟产生气体柱的长度)。
①0%到0.4%



20090120


②0.4%到0.6%
(2)叙述并解释当NaHCO3浓度维持恒定时,放一些水蚤在气瓶中对产气速率的影响。
(3)本实验用蒸馏水做对照,你能否提出更好的对照?

泡菜是我国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有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的时期,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新鲜莲花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亚硝酸含量以及煮沸后的含量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未加热)及与加热情况下的对比

亚硝酸盐含量
(mg/kg)
时间
未加热[
加热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曲线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3)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
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 酶。
(2)甲、乙两试管中, 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
,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 中,
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
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
溶液,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若将甲试管内的瘦肉块改为马铃薯块,其他条件不变,你预测马铃薯块有无明显变
化?

已经知道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分为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阶段,动物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那么,动物细胞在主动运输之前是否也进行交换吸附呢?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问题。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小烧杯和培养皿,0.1mg/mL的亚甲基蓝溶液,蒸馏水,氯化钙溶液,肉眼可见的白色多细胞动物活体材料——蝇蛆等。
方法步骤: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