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①表示 系统;“甲”表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或 细胞。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
(3)由上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①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分析实验结果: D瓶与A、C瓶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
E瓶与A、C瓶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请回答:
(1)与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同一类疾病的是.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 B.过敏性鼻炎 | C.艾滋病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2)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和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在(场所)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写出两种)。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正常情况由(细胞名称)产生的,该细胞可以由增殖分化而来。
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粗提液的提取
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试管5 |
试管61 |
试管7 |
试管8 |
PPO粗提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
酚类底物 |
2mL |
2mL |
2mL |
2mL |
||||
反应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
温度预处理(5min) |
0℃ |
15℃ |
30℃ |
45℃ |
||||
保温时间 |
5min |
5min |
5min |
5min |
||||
记录结果 |
+ |
++++ |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在酶的作用下,在体外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异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电泳技术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物质作亲子鉴定。图中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
(1)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条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图3是把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据图可推知该多肽由种氨基酸构成。(不同氨基酸电泳形成的条带不同)
(4)图4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生成含有若干DNA片段,并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请分析:F1~F4中,谁是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各项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调查,绘制出如右图所示能量关系。
①第二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②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量除传递给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包括。
③该湖泊泥土中有机物的总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中所示之外,还包括。
(3)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
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正”或“负”)反馈调节。
(4)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湖泊中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下表: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
0.0028 |
0.027 |
0.022 |
0.35 |
0.37 |
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且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网。
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如下表
类型 性状 |
①野生型 |
②白眼型 |
③黑身型 |
④残翅型 |
⑤短脂型 |
⑥变胸型 |
染色体 |
眼色 |
红眼W |
白眼W |
X(Ⅰ) |
||||
体色 |
灰身B |
黑身b |
Ⅱ |
||||
翅型 |
长翅V |
残翅型v |
Ⅱ |
||||
肢型 |
正常肢D |
Z短肢d |
Ⅱ |
||||
后胸 |
后胸正常H |
后胸变形h |
Ⅲ |
注:(1)每种突变型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2)6种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请回答:
①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②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实验设计,观察和记载后代中翅型的性状表现,第一步,选择杂交的亲本基因型应是。(只写翅型相关基因的基因型)
(3)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设计, 观察和记载后代中体色和肢型的遗传表现,第一步,选择杂交的亲本类型(用序号表示)是,其对应的基因型是。
(4)红眼对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不清楚红眼为显性,那么,选择多对纯合的红眼果蝇与纯合
的白眼果蝇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都是红色个体多于白色个体 ,则为显性;
如果子二代中都是白色个体多于红色个体 ,则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