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请回答:
(1)与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同一类疾病的是 .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 B.过敏性鼻炎 | C.艾滋病 |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2)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 和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在 (场所)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写出两种)。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正常情况由 (细胞名称)产生的,该细胞可以由 增殖分化而来。
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1)催化①②进行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A物质为___________;B物质为________;C物质为__________;D物质为__________;E物质为__________。
(2)当小麦种子的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时,进行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 ___(填序号,2分)。
(3)人体中不可以进行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 _。
(4)1mol 葡萄糖彻底分解可以产生能量为kJ,其中存储在ATP中为个ATP,剩余的以形式释放。其彻底分解的总方程式是:
(8分)下图表示在储存蔬菜、水果时,大气中O2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试分析: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_________的产物。
(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C点以后CO2的释放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甲(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乙(沉淀物含细胞器)和丙(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3个试管中,进行以下实验
(1)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
乙
丙。
(2)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
乙
丙。
(3)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1),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
乙
丙。
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
A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1)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_________组。
(2)右图中曲线________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曲线乙是______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会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如下:
①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肝脏培养液,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周期的某具体时期)的细胞,观察其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_______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16分。每空2分)
Ⅰ.图甲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序号)。
(2)A、B、C、D代表由细胞内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A类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ATP水解酶 ②胰岛素③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④DNA聚合酶⑤ATP合成酶
(3)图中通过直接连接联系在一起的膜结构是。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并与蛋白质脂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4)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E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所形成的D物质最终被排出细胞外,与该过程直接相关的膜结构依次是(用“→”和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列实验用于研究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样本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样本置于载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样本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蔗糖浓度(g/mL) |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
视野范围内所检视的细胞总数 |
0.00 |
0 |
22 |
0.05 |
0 |
20 |
0.10 |
0 |
18 |
0.15 |
1 |
20 |
0.20 |
3 |
20 |
0.25 |
16 |
20 |
0.30 |
19 |
19 |
0.35 |
21 |
21 |
(1)从相关细胞结构的差异分析植物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
(2)请在右边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3)由以上原理可知,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