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1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X
Y
Z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
62.8%
99.7%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该食物链中,笫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4)下图表示此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则甲的粪便属于    (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序号表示)。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关系的示意图,看图回答[图中△为有毒物质的浓度,单位是ppm; 其余数字表示能量,单位是:kJ/(cm2·年)]。

(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千焦/厘米2/年。
(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由B到C传递效率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_______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________,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4)图中无机物箭头是指________和CO2等物质的流通过程。图中D是________,通过它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的碳放回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6)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于________中的有毒物质经________浓缩,因此________越高的生物受害越大。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生物,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 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kg。
解析:(1)本食物网由四条食物链组成,其第一营养级为戊,第三营养级分别为甲、乙、丁。
(2)甲既捕食己又捕食戊,己也以戊为食,因此甲与己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应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全面审视这一问题。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还应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4)流经丁的食物链有三条,即①戊→庚→丁;②戊→甲→丁;③戊→己→甲→丁,按题意,丁增加10 kg体重应消耗50 kg庚和50 kg甲,则庚应消耗500 kg戊,甲除直接消耗250 kg戊外还需通过己消耗2500 kg戊,三项合计为3250 kg。

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________。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________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 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容易受到破坏。

(共10分)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种品系的小麦,要利用这两个品系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应该首先让这两种品系的小麦杂交,所得到的杂交后代(F1)基因型是____
(3)利用F1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基因型为,这些幼苗被称为
(4)产生幼苗后还要用处理,这种处理的原理是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进化的实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