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馀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繇,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讬,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今赃物先得而后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且简而易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从之义,不亦可乎!”太祖从其议。历甘陵、沛、阳平太守,所在有绩。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讬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於上,吏祸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於是下吏莫不自励。门下循行尝疑门幹盗簪,幹辞不符,曹执为狱。芝教曰:“凡物有相似而难分者,自非离娄,鲜能不惑。就其实然,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其寝勿问。”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顷之,特进曹洪乳母当,与临汾公主侍者共事无涧神。
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武皇帝特开屯田之官,专以农桑为业。建安中,天下仓廪充实,百姓殷足。自黄初以来,听诸典农治生,各为部下之计,诚非国家大体所宜也。夫王者以海内为家,故传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富足之田,在於不失天时而尽地力。今商旅所求,虽有加倍之显利,然於一统之计,已有不赀之损,不如垦田益一亩之收也。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耕熯种麦,穫刈筑场,十月乃毕。治廪系桥,运输租赋,除道理梁,墐涂室屋,以是终岁,无日不为农事也。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不有所废,则当素有馀力。’臣愚以为不宜复以商事杂乱,专以农桑为务,於国计为便。”明帝从之。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於官,家无馀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选自《三国志》卷十二,有删改)
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草创:刚刚建立 |
B.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怨望:怨恨 |
C.若不胜掠掠:抢掠 |
D.不矜廉隅矜:自夸 |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明司马芝亮直的一组是( )
①与节书曰:“……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即以节代同行。
④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⑤特进曹洪乳母当,与临汾公主侍者共事无涧神。
⑥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县里的掾吏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答应了他,结果就代替刘同去当兵了。 |
B.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
C.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 |
D.司马芝任大司农时,发现了社会弊病,就上奏说:“王者的治国方法,崇尚农耕本业,抑制商贩这些末梢的行业,发展农业,重视粮食。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①,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①东阳徐生:即徐无党,欧阳修的学生。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为圣贤者所以:……的原因 |
B.今之学者学者:读书人 |
C.稍稍见称于人稍稍:稍微 |
D.如水涌而山出山出:从山间涌出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鸟兽之为物施之于事 |
B.而为死则同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
C.虽死而不朽能不朽而存也 |
D.忽焉以死者三者同归于泯灭 |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所以不朽,并将“修之于身”放在最高位置,“见之于言”放在第三,明显流露出了重道轻文的思想。 |
B.本文第三段认为立言“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于此可见,文章难工,传世尤其不易,这是自古以来文章之士的悲哀,作者借此警示徐无党,同时以自警。 |
C.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筛选,一步一步推出中心,首先则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
D.本文题旨深刻,表达显露,愤语遍布全篇,愤愤之气溢于笔端,但是对学生徐无党却是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题不做,留到考后再做练习)温馨提示:翻译课内阅读A和B的句子,各一句。延伸阅读的翻译不做)
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2)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3)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B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D.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
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古音shēng,完,尽。 |
B.养生丧死憾,王道之始也。养生:保养身体。 |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勿夺其时:不要抢时间。 |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读wáng,为王,使……归顺。 |
对下面每组句子划线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野芳发而幽香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两个“发”不同,两个“以”相同 |
B.两个“发”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
C.两个“发”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
D.两个“发”相同,两个“以”不同 |
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文言文阅读(19分)
彭乘字利建,益州华阳人。少以好学称州里,进士及第。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乘独西望,怅然曰:“亲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翌日,奏乞侍养。居数日,授汉阳军判官,遂得请以归。久之,有荐其文行者,召试,为馆阁校勘。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
天禧初,用寇准荐,为馆阁校勘,改天平军节度推官。预校正《南史》、《北史》、《隋书》,改秘书省著作佐郎,迁本省丞、集贤校理。恳求便亲,得知普州,蜀人得守乡郡自乘始。普人鲜知学,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服除,知荆门军,改太常博士。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出知安州,徙提点京西刑狱,改夔州路转运使。会土贼田忠霸诱下溪州蛮将内寇,乘适按郡至境,大集边吏,勒兵下山以备贼,贼遁去。因遣人间之,其党斩忠霸,夷其家。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累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为群牧使。既病,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卒,赐白金三百两。御史知杂何郯论请赠官,不许,诏一子给奉终丧。
初,修起居注缺中书舍人,而乘在选中,帝指乘曰:“此老儒也,雅有恬退名,无以易之。”及召见,谕曰:“卿先朝旧臣,久补外,而未尝自言。”对曰:“臣生孤远,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帝颇嘉之。乘质重寡言,性纯孝,不喜事生业。聚书万馀卷,皆手自刊校,蜀中所传书,多出于乘。晚岁,历典赞命,而文辞少工云。(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以好学称州里 称:扬名 |
B.乘适按郡至境适:适逢 |
C.因遣人间之间:离间 |
D.无以易之 易:改变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明彭乘”雅有恬退名”的一组是( )
①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之荣乎
② 固辞还家,后复除凤州团练推官
③ 恳求便亲,得知普州
④ 乘为兴学,召其子弟为生员教育之
⑤ 仁宗敕太医诊视,赐以禁中珍剂
⑥自量其分,安敢过有所望
A.①④⑤ | B.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彭乘担任汉阳军判官很长时间以后,有人举荐他言行出众,召入考试,得任馆阁校勘,他坚决拒绝,要求回家乡。 |
B.彭乘有一段时期在京城任职,他恳求朝廷给予方便,以照顾父母,于是得任普州知州,蜀人担任故乡长官就是从他开始的。 |
C.当地贼人田忠霸勾结下溪州蛮将大肆入侵,彭乘大规模地召集边境官吏,率领军队下山迎头痛击敌人,取得胜利。 |
D.彭乘收集了一万多卷图书,都亲自刊校,蜀中所流传的书,许多都出于彭乘(之手)。晚年,掌管朝廷文诰,但文辞不够精巧。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
(2)乘父卒,既葬,有甘露降于墓柏,人以为孝感。
(3)乘质重寡言,性纯孝,不喜事生业。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③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