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钞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太祖临兗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时袁绍盛於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
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孙权数扰东陲,复召宠还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沈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进封安昌亭侯。文帝即王位,迁扬武将军。破吴於江陵有功,更拜伏波将军,屯新野。大军南征,到精湖,宠帅诸军在前,与贼隔水相对。宠敕诸将曰:“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诸军皆警。夜半,贼果遣十部伏夜来烧,宠掩击破之,进封南乡侯。黄初三年,假宠节钺。五年,拜前将军。
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太和二年,领豫州刺史。三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孙权欲自出。宠度其必袭西阳而为之备,权闻之,退还。秋,使曹休从庐江南入合肥,令宠向夏口。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洼地也。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宠表未报,休遂深入。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休战不利,退走。会硃灵等从后来断道,与贼相遇。贼惊走,休军乃得还。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徵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三国志》卷二六,有删节)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使宠纠焉纠:监督查办 |
B.但当受辞,勿加考掠考掠:用刑拷打 |
C.率攻下二十馀壁壁:营垒 |
D.樊城得水,往往崩坏往往:常常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够直接表明满庞立志刚毅和勇而有谋的一组是( )
A.朔等请罪,不复钞略。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 |
B.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 |
C.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
D.宠乃沈白马,与军人盟誓。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洪手下的宾客在满宠辖界内多次犯法,被满宠收捕治罪。曹洪为此写信给满宠,满宠不加理会。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人都嘱咐满宠说:“只让他出口供,不要拷打。”满宠对谁都不予答复,依照法令行刑审讯。 |
B.满庞深受曹操的器重,并因功勋而被赏赐封爵。曾以关内侯的身份;两次任南阳太守,所在又政绩。 |
C.关羽以水急攻襄阳,在此危急时刻,满庞认为必须先稳住军心,然后分析了关羽军队的弱点,明确提出退敌的奇计妙策。 |
D.满宠不置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皇帝下诏说:“你在外统帅军队,一心思虑公事,有行父、祭遵的风骨。 |
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⑴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④,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①端而言,蝡而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蝡,同“蠕”微动。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④滫,xiǔ,臭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形:形状,形体。 |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 渐:浸泡。 |
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就:接近。 |
D.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长:长大成人。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B.一可以为法则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D.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下面各句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四段文字的基本观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段文字说的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
B.【乙】段文字说的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后天的学习也是这样。 |
C.【丙】段文字说的是,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给予重视。 |
D.【丁】段文字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帮助,不要自己逞强。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玉汝,字君璋,郓人。少习吏事。金末迁民南渡,玉汝奉其亲从间道还。行台严实入据郓,署玉汝为掾史,稍迁,补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过东平,奇之,版授东平路奏差官。以事至京师,游楚材门,待之若家人父子然。实年老艰于从戎,玉汝奏请以本府总管代之行。夏津灾,玉汝奏请复其民一岁。济州长官欲以州直隶朝廷,大名长官欲以冠氏等十七城改隶大名,玉汝皆辨正之。
戊戌,以东平地分封诸勋贵,裂而为十,各私其入,与有司无相关。玉汝曰:“若是,则严公事业存者无几矣。”夜静,哭于楚材帐后。明日,召问其故,曰:“玉汝为严公之使,今严公之地分裂,而不能救止,无面目还报,将死此荒寒之野,是以哭耳。”楚才恻然良久,使诣帝前陈诉。玉汝进言曰:“严实以三十万户归朝廷,卒无异志,今裂其土地,析其人民,非所以旌有功也。”帝嘉玉汝忠款,且以其言为直,由是得不分。迁行台知事,仍遥领平阴令。
辛丑,实子忠济袭职,授左右司郎中,遂总行台之政。分封之家,以严氏总握其事,颇不自便,定宗即位,皆聚阙下①,复欲剖分东平地。是时,众心危疑,将俯首听命,玉汝力排群言,事遂已。宪宗即位,有旨令常赋外,岁出银六两,谓之包垛银。玉汝曰:“民力不支矣!”纠率诸路管民官,诉之阙下,得减三分之一。累官至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
壬子,以病谢事杜门,日以经史自娱。乙卯,忠济使人谓玉汝曰:“君闲久矣,可暂起,为吾分忧。”玉汝坚辞,以参议印强委之,不得已起视事,仅五六日,裁书署置,焕然一新。八月既望,有星陨庭中,已而玉汝卒。
(选自《元史·王玉汝传》有删节)
注:①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处,代指朝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汝奉其亲从间道还间道:小路 |
B.玉汝奏请复其民一岁复:恢复 |
C.使诣帝前陈诉诣:到 |
D.楚才恻然良久恻:哀伤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裂而为十,各私其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B.若是,则严公事业存者无几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君闲久矣,可暂起,为吾分忧臣为韩王送沛公 |
D.今严公之地分裂,而不能救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实以三十万户归朝廷,卒无异志,今裂其土地,析其人民,非所以旌有功也。
(2)是时,众心危疑,将俯首听命,玉汝力排群言,事遂已。王玉汝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8处)
挂 于 患 而 欲 谨 则 无 益 矣 自 知 者 不 怨 人 知 命 者 不 怨 天 怨 人 者 穷 怨 天 者 无 志 失 之 己 反 之 人 岂 不 迂 乎 哉!(选自《荀子·荣辱》)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10处)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善至矣
皮日休《原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答李生第一书
皇甫湜
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复,不果一二。承来意之厚,《传》曰:“言及而不言,失人。”粗书其愚,为足下答,幸察。
来书所谓今之工文,或先于奇怪者,顾其文工与否耳。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出众,出众则奇矣。虎豹之文,不得不炳于犬羊;鸾凤之音,不得不锵于乌鹊;金玉之光,不得不炫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必崔嵬然后为岳,必滔天然后为海。明堂之栋,必挠云霓;骊龙之珠,必锢深泉。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孔子讥其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来书所谓浮艳声病之文,耻不为者,虽诚可耻,但虑足下方今不尔,且不能自信其言也。何者?足下举进士,举进士者,有司高张科格,每岁聚者试之,其所取乃足下所不为者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下方伐柯而舍其斧,可乎哉?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今吾子求之矣,是徒涉而耻濡足也,宁能自信其言哉?
来书所谓汲汲于立法宁人者,乃在位者之事,圣人得势所施为也,非诗赋之任也。功既成,泽既流,咏歌记述,光扬之作作焉。圣人不得势,方以文词行于后。今吾子始学未仕,而急其事,亦太早计矣。
凡来书所谓数者,似言之未称,思之或过;其余则皆善矣。既承嘉惠,敢自疏怠!聊复所为,俟见方尽。湜再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不炳于犬羊炳:鲜艳,明亮 |
B.何遽称力不能哉逮:突然 |
C.有司高张科格格:格律 |
D.聊复所为聊:姑且,暂且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且未自尽其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B.乃在位者之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C.是徒涉而耻濡足也泉涓涓而始 |
D.孔子讥其身不能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
(2)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作者在信中给了李生哪些建议?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