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 )
①封建割据严重 ②封建王权衰弱
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
《日知录》中载:“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 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 | 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
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 | 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