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
B.革命阵营成分错综复杂 |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
D.资产阶级革命派总想妥协 |
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君主专制的减弱 |
C.儒学地位的提高 | D.世家大族的出现 |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说明
A.秦国经济较其它诸侯先进 |
B.秦国政权聚敛资源能力强 |
C.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 |
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 |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商周遗址中出土了青铜农具,说明当时农业中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
B.1841年-1903年清朝关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从11%增至32%,说明清朝财政收入的结构发生变化 |
C.阿里仿效欧洲国家建立了行政机构,表明埃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
D.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说明苏联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了解决 |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 |
B.外来文化观念产生的影响 |
C.社会环境的变化 |
D.思想解放追求个性的张扬 |
有学者把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革命立国时代、改革建国时代、和谐富国时代”。其中,“改革建国”时代开始于
A.新中国的建立 |
B.“一化三改”的推行 |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科学发展观的创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