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近三年来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文化产业增加值 |
331.98亿元 |
437.25亿元 |
564.05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20.4% |
27.97% |
约30% |
占全省GDP的比重 |
1.81% |
2.02% |
约2.2% |
注: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90.1万人,比2004年增加11.46万人。表2:近几年来江苏省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量(单位:亿元)
材料: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省政府在2008年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⑴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⑵联系表1、表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江苏作出相关决策的意义。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的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演变状况。
单位:%
年份 |
1989 |
1992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1 |
2003 |
GDP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就业弹性系数 |
4.1 1.83 0.446 |
14.2 1.01 0.071 |
10.5 0.90 0.086 |
9.6 1.30 0.135 |
8.8 1.26 0.143 |
7.8 1.17 0.150 |
7.1 1.07 0.151 |
8.0 0.98 0.123 |
7.5 1.30 0.173 |
8.0 0.98 0.123 |
7.8 0.90 0.115 |
*就业弹性系数指就业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值。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折这一观点。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