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盛有稀葡萄糖液的A、B玻璃管内加入不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敞口放在光亮处,每隔1小时测定葡萄糖液的浓度和酸碱度(pH值),前3小时数值变化如图所示。再撤去光照,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又历经3小时。请回答:

(1)液面呈绿色的是_________管。理由是_______。
(2)在最初3小时内,A管中的葡萄糖液浓度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撤去光照后3小时内,两支玻璃管中葡萄糖浓度和pH值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用画图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原因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 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0-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用图中符号表示)。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 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③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色;Bb表现为浅绿色;bb表现黄色,bb在幼苗阶段即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父本
母本
F1的表现型及株数
深绿抗病
深绿不抗病
浅绿抗病
浅绿不抗病

浅绿抗病
深绿不抗病
220
0
217
0

浅绿抗病
深绿不抗病
110
109
108
113

请分析回答:
(1)从上表杂交组合可推断出抗病对不抗病性状是(显、隐)性。
(2)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守基因的定律。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3)如果用杂交组合一中的父本自交得到F1,则在F1的成熟植株中,浅绿抗病类型占
(4)有人想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毒的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毒大豆品种。将外源抗病毒基因导入大豆,这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利用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5)上述的这种育种方法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

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刺激了图一中
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该调节机制是相互协调的结果。
(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填图中数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I)引起的,HVI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曲线_____可表示单子叶植物,最好用图中_____点浓度的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
(3)植物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_现象。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材料用具: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程序: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实验数据: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5%
85%

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 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坐标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的 n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
(5)在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形成A-B植物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6)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