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中生成了蓝色的Cu(OH)2沉淀而没有发现铜单质生成。但某同学想,会不会是因为生成的铜较少而被蓝色沉淀所覆盖从而没有被发现呢?于是他想课后到实验室继续研究,希望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1)假如该同学是你,请你写一份实验用品单交给老师,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用品。
①实验探究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所需的用品:小刀、玻璃片、滤纸、____________和________;金属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探究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生成的蓝色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难溶物,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你认为该黑色难溶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单质及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1)若A和E均为单质且B物质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B的结构式为____。
(2)若A为可溶性强碱(MOH),E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化合物,且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试写出A到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取B的溶液装于试管,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红色溶液,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制备E化学原理______;D的溶液中含有少量B,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杂方法_______。
有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
①常温下,A元素的单质在空气或浓硫酸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② B元素的原子序数比A元素大,其原子的次外层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③ E与A同周期,C、D、E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请用化学式或相应的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B的固态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3)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4)B元素与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5)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元素的单质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考工业制硝酸的化学原理,在实验室用下列各装置进行组合来制备硝酸并验证硝酸的性质(所给装置必须用到并且只能用一次,各装置中的试剂均足量。已知常温下CaCl2能吸收氨气)。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a、b、c、d等字母表示):b接( ),( )接( ),( )接( )。
(2)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时,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有硝酸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时,下列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先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再由导管a通入空气
b.先由导管a通人空气,再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
c.在由导管a通人空气的同时,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
下图所示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__;
a.水 b.浓溴水;c.KMnO4酸性溶液d.NaHSO3饱和溶液
(4)收集二氧化硫完毕,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该套的A、B、C装置制备H2S,则B中应加入的最合理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实验室欲配制80mL 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mL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NaNO3g;
(3)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D.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E.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F.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