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
年份 |
次数 |
一年平均 |
年份 |
次数 |
一年平均 |
1701~1710 |
55 |
5.5 |
1791~1800 |
122 |
12.2 |
1711~1720 |
73 |
7.3 |
1801~1810 |
98 |
9.8 |
1721~1730 |
70 |
7.0 |
1811~1820 |
166 |
16.6 |
1731~1740 |
86 |
8,6 |
1821~1830 |
133 |
13.3 |
1741~1750 |
130 |
13 |
1831~1840 |
279 |
27.9 |
1751~1760 |
116 |
11.6 |
1841~1850 |
129 |
2.9 |
1761~1770 |
108 |
10.8 |
1851~1860 |
170 |
17 |
1771~1780 |
78 |
7.8 |
1861~1867 |
194 |
27.8 |
1781~1790 |
229 |
22.9 |
|
|
|
请回答:
(1)此表反映了哪一趋势?表明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 B.外国资本 | C.封建官府 | D.地主阶级 |
南洋兄弟香烟公司广告 (见图),广告词为:“同胞注意:君用一份国货,即为国家挽回一份外溢之权利。明乎此者,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由此反映:
①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②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③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
B.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果你生活在美国,那么就可以
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②坐着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③看到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④有事情与朋友联系可以打电话⑤通
过互联网与同学聊天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