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纯净物所形成的晶体中,均为分子晶体的化合物 ( )
A.C6H6、CO2、SiO2 | B.D2O、SO3、NaCl |
C.C8H10、NH3、H2 | D.H2SO4、P2O5、C3H8 |
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③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
C.实验②证明氧化性:Cr2O72﹣>I2 |
D.实验③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3+、Fe2+、H+、AlO2﹣、Al3+、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 |
B.溶液中可能含有NO3﹣ |
C.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和Fe3+ |
D.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但一定不含Fe2+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 B.②④ | C.②④⑥ | D.③⑤⑥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
B.28 g CO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 NA |
C.0.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为0.1 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苯的分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