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 B.西南大名的强大 | C.民族危机的加剧 | D.倒幕运动的胜利 |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如下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结论1: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衰退的迹象
结论2: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总值呈提升趋势
结论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结论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
结论5:1960年后的二十年间日本和中国经济增长显著
| A.2个 | B.3个 |
| C.4个 | D.5个 |
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
②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
③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④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局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1916—1917年 | B.1940—1941年 |
| C.1942—1943年 | D.1946—1947年 |
罗素认为:“16、17、18世纪所出现的那种天赋人权学说也是斯多亚学派学说的复活,尽管有着许多重要的修正。”下列言论属于斯多亚学派的是
| A.“美德即知识” | B.“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真正的法是符合自然的正当理由”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关于这一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1995年做出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
| B.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
| D.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