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2年,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荀子·大略》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于

A.天下为公 B.以民为本 C.人民主权 D.君权神授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以上材料,找出历史性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仅仅是围绕着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只实行分封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防止因武官拥兵自重,导致割据恶果;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