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明、清王朝在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但实施地区有限,西南大部份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年间将很多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改设为流官。改土归流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
材料二:西南地区各民族人民为缔造祖国的历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使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西南地区的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读材料一,归纳明清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政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改土归流”政策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2)试述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举出建国以后到1966年西南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两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封建独裁者。”
(1)据材料一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并分析改革的性质。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认识。

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再思考》
材料二“……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的结合起来……”
——“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1)请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思想。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4)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依据材料四指出艾德礼大选获胜的原因。
(5)上述材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862年8月22日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一封信
材料二4年前我就任总统时,同胞们的思想都焦急地集中在日益迫近的内战上。大家都害怕内战,都想避免内战。当我在这个地方发表就职演说,竭尽全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时,叛乱分子却在这个城市里图谋不经过战争来毁灭联邦──企图以谈判方式解散联邦并分割财产。双方都表示反对战争,但一方宁愿发动战争也不愿让国家生存,而一方则宁可接受战争也不肯让国家灭亡,于是战争就爆发了。
——林肯连任就职演说(1865年3月4日)
材料三林肯总统在大势之所趋和人心之所向都不许再拖以前,是从来不冒险朝前走一步的。但是,只要“old Abe”[“老阿伯”(阿伯拉罕·林肯)]一旦相信这样一种转折点已经到来,他就会采取某种突然的、尽可能不声不响的行动而使朋友和敌人都同吃一惊。
——马克思《美国近事》(1862年2月26日左右)
材料四2008年11月5日,网易新闻登载了一篇题为“林肯的狡猾:‘解放黑奴’只是为了战争胜利”的文章,称林肯为“狡猾保守的废奴主义者”。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林肯对美国的贡献有哪些?并分析林肯取得如此功绩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2)请谈谈你对材料四所持观点的看法。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它的阿拉伯属地几乎全部为英军控制。英国占有中东的心脏地带巴勒斯坦面临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是声称自己在此地有最大传统利益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二是以魏兹曼为首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者,三是以费萨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人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者。为了对付这三个对手,1917年11月2日,在英军向巴勒斯坦迅速推进之际,英国政府正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清楚地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团的公民权利或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材料二1918年11月,费萨尔和魏兹曼双双到达伦敦,以“阿拉伯人的好朋友”著称的T•E劳伦斯为阿、犹合作积极奔走┉┉1919年3月,《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在伦敦正式签订┉┉其中第3条款的内容是“在制定巴勒斯坦宪法和行政管理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保证英国政府1917年11月2日的宣言得以有效执行”。第4条款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应该采取的必须措施是,鼓励和促进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尽可能地通过密集定居和精耕细作把犹太民安置在土地上。在采取这些措施时,阿拉伯农民和佃农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地发展经济。”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犹、阿矛盾产生的原因,说明《贝尔福宣言》关于犹、阿矛盾解决方案的实质。
(2)据材料二回答,《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的签订是否有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并说明理由。你认为要实现犹、阿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怎样作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