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轨道上,在它下面挂一个质量为0.1 kg的小球B,车旁有一支架被吲定在轨道上,支架上0点悬挂一质量也为0.1 kg的小球A,两球的球心至悬挂点的距离均为0.2 m.当两球静止时刚好相切,两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条悬线竖直且相互平行.若将A球向左拉至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后从静止释放,与B球发生碰撞,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求碰后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和小车获得的最火速度.(重力加速度g="10" m/S2)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水平面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被固定,距A为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B以初速
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若物体B受到A的引力恒为F,B与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且F>f,而A与B每次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求物体B以
开始运动,直到停下来所经过的路程.
如图,两完全相同的木板A与B并排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左端放置滑块C(C的大小不计).C与A、B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B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同).开始时C以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A、B的质量均为M=2.0kg,A、B的长度均为 l =2.0m,C的质量为m=3.0kg,
=5.0m/s,μ1=0.4,μ2=0.2,g取10m/s2,试分别求:A、B、C的位移.
一平板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今有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以2和
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从小车 C 的两端相向水平地滑上小车如右图所示.设小车质量也为 m,A、B 与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
(1)分析从 AB 滑上小车到与小车相对静止过程小车的运动情况(包括加速度、速度怎样变化及最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此过程中 B 对地位移的大小和经过的时间?(物体 A、B 可视为质点且小车足够长使 AB 并不相碰)
由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
根据光的散射知识我们知道,从太阳发出的白光在空中经微粒散射后射向地面,在地面上的人看天空时,看到的是散射光.如果空中的微粒直径比光的波长小得多,散射光的强度跟光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在白天雨过天晴后,由于空中的微粒很小,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中蓝、紫光的波长最短,被散射得最明显,所以看到的天空呈蓝色.当空中悬浮的微粒直径d与入射光的波长λ之比d/λ>0.5时,不同色光的散射强度与波长关系不大,所以在空中悬浮微粒较大时,即使是在晴好的白天我们也很难看到蓝天.晴天的条件下发生沙尘暴时,我们不能看到蓝天,就是这个原因.
(1)若在晴朗的白天出现了沙尘天气,使得天空不再呈蔚蓝色,设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5.0×m,求沙尘天气时空中悬浮微粒的直径至少多大?
(2)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
,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
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质量的1/50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
,求1.0
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没有沙尘暴时,风能是可以利用的清洁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机发电就是利用风能的有效途径.已知风力发电机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40%,空气的密度为1.3kg/,某风力发电机风车的有效受风面积为5.0
,此风力发电机在风速为10m/s时的输出电功率为多大?
将某种材料做成的均匀长方体锯成A、B、C三个物块然后对拼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都是1kG.用8N的水平力F从正面推C,使A、B、C组成的长方体保持矩形的整体沿力的作用方向平动.求:
(1)运动中C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运动中B对C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如果从力开始作用时计时,经过3s,对A、B两物体共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