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无,“√”表示有)。请据表中信息判断,甲、乙、丙、丁、戊5种细胞最可能依次取自下列哪类生物
项目 |
核仁 |
叶绿素 |
叶绿素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甲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乙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丙 |
√ |
× |
× |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
丁 |
√ |
√ |
√ |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
戊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⑦人
A.④⑤⑥①⑦ | B.②③①⑥⑤ | C.①②④⑤⑦ | D.④③⑥①⑦ |
下列各项依次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
①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④检验杂种F1基因型的方法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个体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丙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 |
B.甲和乙图所示的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
C.乙和丙图可能发生分离规律 |
D.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乙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 | B.2/3 | C.1/2 | D.3/4 |
已知酶I、酶Ⅱ、酶Ⅲ的产生分别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其过程可简要表示为“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若两亲本可产生黑色素,基因型均为AaBbCc,则子代中能正常合成黑色素的纯合体的几率是()
A.1/64 | B.3/64 | C.9/64 | D.27/64 |
下列各图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
B.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丙图表示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
D.丁图细胞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