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①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②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固体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配制100 mL 1 mol/LNaCl溶液 ④用稀硝酸洗涤做“银镜反应”实验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银 ⑤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可先将氯化亚锡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入少量锡粒
A.①②④ | B.②⑧⑥ | C.②④⑥ | D.②③④⑤⑥ |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示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a>b>c |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
C.若T2>T1,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D.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
如图A、B是等体积容器,K是开关,活塞可以左右移动。在一定温度下,关闭K,向A中通入一定量的NO2。发生:2NO2(g) N2O4(g);△H<0。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打开K,体系中气体颜色先变浅、然后略加深
B.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向右推动活塞时,最后A容器的气体颜
色比B的浅
C.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把A容器加热,活塞不移动,A中气体颜色比B中深
D.打开K一会,再关闭它,向B中通入氩气,B中气体颜色不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A.在pH=1的无色溶液中:SO42-、Cu2+、Na+、Cl- |
B.在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K+、S2-、CO32- |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Na+、Fe3+、NO3-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Cl-、CO32- |
下列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的固体成份不相同的是
A.FeCl2、FeCl3 | B.NaHCO3、Na2CO3 |
C.Al2(SO4)3、AlCl3 | D.Mg(HCO3)2、MgCl2 |
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PH值增大 |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