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导轨OP、OQ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的夹角为θ=74°,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0.10Ω/m。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且磁场随时间变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其中比例系数k=2T·s。将电阻不计的金属杆MN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外力作用下,t=0时刻金属杆以恒定速度v=2m/s从O点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MN垂直于两导轨间夹角的平分线,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导轨和金属杆均足够长,sin37°=0.6,
cos37°=0.8)求:在t=6.0s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在t=6.0s时,金属杆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在t=6.0s时,外力对金属杆MN所做功的功率。
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地球质量,
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4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000m/s,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T=27.3天,
光速C=2.998×105km/s,
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该同学想利用上述数据估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请你利用上述条件,帮该同学设计估算方法。不要求算出具体数据,只需要将最终答案用上述条件中的字母表示出来即可,至少提出两种方法。
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地球半径R取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试估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试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间的向心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人用一根长1m,只能承受46N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转轴O离地6m,如图6所示,要使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断,求小球到达最低点的最小速率及此条件下小球落地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
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地球半径R取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试估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试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间的向心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沿与水平面成θ=60°的方向匀速运动,进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后,从水平金属板M左端下边缘附近水平射出磁场,进入两平行金属板M、N间,恰好从N板右边缘飞出。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两带电极板M、N长为l,间距为d,板间电压为U,不计粒子重力。
⑴分析判断极板M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⑵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⑶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时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