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①从诗歌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是近体诗中的 。
②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人们常欣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但联系全词意境看,一个“渐”字却“最为传神”。试分析“渐”字“传神”之所在。
答: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
舒 直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注]?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 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谈谈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 ,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
答:
(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
自有天公管。
注 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
(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