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杨掞(y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间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积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洪生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宋史•杨掞传》)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土业,遂登第
译文:。
②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译文: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①,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