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A、B、C为三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板的厚度不计,间距均为d。A、B板中央有小孔,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源内阻也为R。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液滴在距A板小孔正上方为d的P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达到C板时速度恰为零。求:

(1)液滴通过B板中央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2)液滴从P处到达B板的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AOB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83°。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试做出光路图并求玻璃的折射率n。(sin37°=0.6)

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薄的金属圆片.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 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 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 (量程4 V,电阻RV约为4.0 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 mA,电阻RA1约为5 Ω),
C.电流表A2(量程4 mA,电阻RA2约为50 Ω),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额定电流1 A),
E.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F.游标卡尺,
G.螺旋测微器。
(1)为了测定电阻的阻值,某小组的四位成员各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则电路设计正确且器材选取也妥当的是()

(2)为了测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在下面的方框甲中画出实验原理图,并在图中标明所选用器材.

(3)某小组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了U-I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可求得:该锂电池的电动势U= V,内阻r= Ω.
(4)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游标卡尺示数为 cm。螺旋测微器示数为 mm.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 MN 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速度 v 与恒力 F 方向相同,导线 MN 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 MN 电阻为 R ,其长度 L ,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在时间内 t W` ,也等于导线 MN 中产生的焦耳热 Q
(2)若导线的质量 m =8.0 g ,长度 L =0.1 m ,感应电流 I =1.0 A ,假设一个原子贡献1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 MN 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 v (下表中列出了一些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 MN 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 f 的表达式。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 I 131 C 137 s 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 I 131 C 137 s 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I 131 C 137 s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

A. X 1 B 56 137 a+ n 0 1 B. X 2 X 54 131 e+ e 1 0 C. X 3 B 56 137 a+ e 1 0 D. X 4 X 54 131 e+ p 1 1

(2)一质量为 2m 的物体 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 ab 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 L 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 ab 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以大小为 v 0 的水平初速度从 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返回后在到达 a 点前与物体 P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i)木块在 ab 段受到的摩擦力 f

(ii)木块最后距 a 点的距离 s

1.

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D. 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2.

如图,容积为 V 1 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 V 2 .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 ρ ,大气压强为 P O ,重力加速度为 g ;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 P 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