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机械风化示意”图(图4—27)以及图下说明。(7分) 图4--27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也都会对岩石起风化破坏作用。
分析回答:
(1)“温度变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水对岩石能起风化破坏作用?
(2分)
(3)下列地区风力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6000米以上高山 B.热带原始森林
C.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D.寒带苔原地带
(4)参与对岩石的机械风化的因素,按作用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生物——水——温度
B.水——生物——温度
C.温度——生物——水
D.温度——水——生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3分)
①_ 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④河流上游山区,因地制定,走适合本地发展的_________农业的道路,但该山区春季易受到________的影响,而此时华北地区却易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5分)
(3)⑤山区东西两侧降水分布有何差异:
原因是(2分)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总量%)
(1)、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A:季节,原因
B:季节,原因
C:季节,原因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分别简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①地
②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请用地质作用的原理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
(3)长江在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原因是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原因
。危害
(5)图示南部地区的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有效的治理措施是
(3分)
读下列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有关材料,回答。
内蒙古草原面积居全国省区之首。近年来内蒙古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畜牧业快速发展,并拥有蒙牛、伊利、鄂尔多斯等一批畜牧业产业化企业。2004年起,连继6年GDP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位。
⑴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其东部有著名的山脉,该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⑵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气候,最北部地区所属的干湿区是。
⑶ A处的天然植被是,C处的天然植被是。形成这样的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⑷ 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地区气候干旱,但由于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内蒙古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关内蒙古发展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天然草原面积广阔
B.地势平坦开阔
C.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D.有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
E、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牲畜没有敌害
⑸随着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
⑹下列关于包头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的组合正确的是()。(单选)
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 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
C.纺织工业——内蒙古的亚麻 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甘蔗
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