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专家指出,人类活动,诸如在沿海地带建造度假胜地,破坏自然环境保护设施,是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人类不该占据我们不该占据的地方。50多年前,世界多数海岸线上并没有大的城市、大的旅游设施。但如今海岸线上宾馆林立,人群浮动,近海浅水处则到处都是满足食客用的海鲜养殖场,本来可以防御海啸的许多海洋树林和植物、珊瑚礁石,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逐步退化或消失。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印度洋海啸带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空中、海上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三通”的实现,对于推动海西建设将带来长期利好。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对福建省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材料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本省的发展战略,从“大念山海经”到“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再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初步形成“山海联动”“闽台联动”的发展格局。
阅读材料,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三通”实现的理论依据。
(2)有人认为“实践证明,‘先行区’发展战略是真理,它是不会改变的。”请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12分)

材料一:2007年面对中国经济过热而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我们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 2008年10月,为了化解“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为防止经济出现衰退,我国政府在实际操作上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7月,中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强调,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从金融危机逐渐转为实体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因为财政状况较好,外汇储备较多,积极财政政策干预力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经济维持7%至8%增幅应没问题。
(1)运用物质和意识有关原理,结合材料一阐述你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12分)
(2)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请运用辩证法知识,任选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实现转“危”为“机”。(6分)

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英·贝克莱)
  材料二: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意大利·托马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至今占据我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半壁河山,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中国政府要把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1)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
(2)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现代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性质会改变吗?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中国央行自07年以来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首次进行加息。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什么职能?
(2)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对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有哪些积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