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培养学生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素质,某校组织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1)当学校进一步调查认为政治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原因时,71%中的学生基本上不能清晰说明原因。针对此情况及部分学生认为政治与自己关系不大的认识,你怎样帮助这些同学提高认识?
(2)如果同学想体验政治生活,请你给同学参与政治生活体验提出具体建议。
材料一:1997年,DVD影碟机刚投入市场,价格高达两三千元。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国内众多企业投入生产DVD。2003年,生产企业超过100多家,产量接近1 500万台,而国内市场需求最多才500万台。为了在竞争中存活,生产企业展开价格战,价格被压到不足600元。
材料二:国产DVD机的核心技术需进口,从2002年起,国外技术专利企业相继对中国出口的自主品牌DVD收取核心技术专利费,费用占生产成本的20%~30%,从而使国产DVD的低成本优势消失,出口直线下降。
材料三:2004年前5个月,在DVD生产企业云集的深圳宝安区,已有近30家企业先后倒闭。(1)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2)结合我国DVD行业的教训,分析说明我国家电企业应如何提高竞争力。
材料一:2006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曝光,截至5月25日已有5人死亡。国务院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也作出了重要批示,要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材料二:某企业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砸了企业质量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口号。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增强,因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人数越来越多。
阅读上述材料,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回答:国家、企业、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沈阳某公司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以前该企业污染大、耗能高、排放废物多,原材料吞吐量惊人,“原料—产品—废物”的工业模式成为该企业继续发展的最大羁绊。近年来,该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走“循环经济”之路。该公司通过采取跨企业间的废物资源再利用措施,综合利用了以往的化工生产废料,研制生产了三氯苯等产品;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建立闭路循环给水系统,实现了一水多用、串级使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几年来,企业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实施各类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案700多个,削减污染物3 737吨,创经济效益达9 320万元。
该企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我们有哪些哲学启示?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他们的许多论述中都提到,把发现典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运用典型指导工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从哲学上说明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