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否定了此前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地球肯定不是行星轨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意义及局限。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 明天,澳门将以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隆重庆祝她的10周岁生日。虽然澳门拥有比10年久远得多的历史,但是这一个特定的10年是如此让人惊叹。带着脱胎换骨的清新,澳门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大步穿越历史之门,自信地走向下一个10年。
材料二 10年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2007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
材料三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是如何产生的?“10年前的今天”是怎样解决香港问题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锦涛为什么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3)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所谈表现出的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你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材料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1998年,美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拉克进行大轰炸。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向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发动对阿富汗战争,推倒塔利班政权。2003年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是美国的“坦克式民主和自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企图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美国的战略企图会受到当今国际上哪些力量制约?
(4)你认为当今新的政治格局趋势会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怎样影响?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代议制民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材料二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研究小组欲对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例材料:
材料一《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2)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