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没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但却陷入“全盘苏化”,包括文化在内,一切以苏联为模式,使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走了很大的弯路。从文化上说,“全盘苏化”不能带来中国的先进文化,这说明
| A.必须发展民族文化,防止外来文化的侵蚀 |
| B.先进文化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
| C.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创造的主体 |
| D.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2013年以来潮州凤凰茶市产量没有变化,但价格却不断上涨,许多农民持茶惜售。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茶农“持茶惜售”现象的是
假设2012年某厂生产W商品的价值、价格都为39元,总产量为100万件。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通货紧缩率为10%,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该厂生产W商品2013年的价格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 A.27元、3900万元 | B.30元、3000万元 |
| C.27元、2700万元 | D.33元、3900万元 |
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空调、冰箱等家电时都会注意产品上的能效标志。这一标志主要是标明了家电的能源效率。此标志共分5级,级别越高,耗能越高。消费者关注这一标志表明消费者坚持(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
2014年浙江省对“思想品德或优秀学生”加分项目作了调整,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加10分投档。这种调整告诉我们()
| A.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要求 |
|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
| 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
| D.国家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④上层建筑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