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西欧的宗教改革中,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原则的是

A.弗兰西斯·培根 B.加尔文 C.马丁·路德 D.闵采尔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国家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是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