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曲线图和历史绘画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但是如果绘制失当的话,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误解一段历史。著名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屡遭改动,图3、图4 是遭改动的油画局部。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图5是恢复作品的局部。中国革命博物馆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的历史背景是 ( )
   
图3                     图4                       图5

A.粉碎“四人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D.党中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明朝中期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C.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
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
B.地方自治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C.地方政府获得了完全的财政自主权
D.社会动荡引发了地方割据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