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抬头
C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中共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惜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气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歌词反映的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到列强 D抗日救国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某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图)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亦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mer)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提供学生就业机会
B参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
C抗日烽火点燃,上海学生奔赴前线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重庆晨报》2009年2月21日发表的题为“‘重庆谈判’三巨头合影照首次披露”的文章,刊载了1945年9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美国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三人合影。对此透露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在美国斡旋下实现联合
B美国介入国共两党关于中国前途命运的谈判
C国共两党都对美国的斡旋寄予厚望
D《双十协定》是在美国的导演下按照美国的意愿签订的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达到最高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