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气温(℃)
气压(百帕)
降水(毫米)
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
25
1002
10
30
18时前后
30
990
50
240
24时前后
27
1004
10
50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和风暴潮造成,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向_______流,判断根据为 _______ 。
(2)该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
(3)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
(4)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D地和E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减缓我国东部地区哪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并说明原因。
(2)图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读图3-1-19可知,我国开始建设的若干石油储备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4)为减轻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要达到“小康”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例
区域
植被类型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年降水量(毫米)


农业植被
200—400
600—620


杂草类
100—200



小灌丛、碱蓬
1—50
380—390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________。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________。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1)该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
(2)将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按代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