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不包括 ( )

A.使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B.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级基础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位:万担),表中棉花及棉纺织品销售的变化,反映出的中国经济的特点包括

①棉花商品化程度很高②政府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④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英国发生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
C.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