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下列各线旅游,其沿途自然带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规律的是 ( )
| A.沿安第斯山自北向南旅行 | B.从尼罗河口逆流而上到维多利亚湖 |
| C.从哈尔滨经俄罗斯到北冰洋 | D.从莱茵河到多瑙河经第聂泊河到乌拉尔河下游 |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读下统计图,回答4—6题
对一个国家而言,两种密度差愈大,则意味着
| A.该国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都很大 | B.该国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都很小 |
| C.该国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大 | D.该国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小 |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面积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B.中国、英国 C.孟加拉、印度 D美国、加拿大耕地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 A.中国、印度 | B.孟加拉、印度 | C.日本、荷兰 | D.英国、美国 |
读某区域正方形图,回答1—3题
若将该图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正方形,则新图比例尺为原图的
| A.2倍 | B.4倍 | C. 倍 |
D. 倍 |
图中A、B两点之间的四条公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中河流的流向应是
| A.偏西、偏北 | B.偏南、偏东 | C.偏北、偏东 | D.偏南、偏西 |
如上图,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⑥ | B.①④⑤ |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据此回答23~25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 B.高出稍许 | C.高度相同 | D.高度较低 |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 | B.沙滩地 | C.沼泽地 | D.自流盆地 |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
|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21—22题。
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2日的日出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