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
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 B.①②④⑤③ | C.①④②③⑤ | D.④①②⑤③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概述性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不超过25个字。
国家是有尊严的,但,要通过维护个体尊严的能力和付诸程度来证明,它不能“预支”,更不能“透支”。在价值观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益不是孰大孰小的问题,不应存在优劣上下之分,个体永远不能沦为集体羽翼下的雏鸟或孵卵,否则,就会给权力滥用国家名义谋集团之私或迫害异己提供依据。孟德斯鸠早就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王开岭《是“国家”错了》)
下面是“2012年中小学生上网调查”统计表,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学生上网 普及率 |
小学87.5% |
初中91.4% |
高中93.9% |
学生上网 内容 |
玩游戏52.5% |
聊天40.2% |
学习和其它7.4% |
家长对上网 的态度 |
反对72% |
赞成2% |
顺其自然5% |
家长反对 的原因 |
影响学习54% |
接触不良 信息41% |
其他5% |
(1)全面把握图表信息,从学生或家长的角度概述结论。(不超过40字)
(2)就你的结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小张在上海工作,近日他收到了高中时的老师在上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老师写了回信,但其中一段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老师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护,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份礼物,希望您能喜欢!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感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对语言的一种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____①_____ 。让孩子们像拌黄瓜菜一样去学那些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àng)然 _____②____ 。……我想,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 _____③_____ 。
(1) 请改正划线句子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2) 写出语段①中恰当成语是 _____________
(3) 在②在处,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___________( 1分)
(4)请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在横线③_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