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而真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然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材料二 利益分配不公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动乱。“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
材料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谈到“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时,明确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放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2)选用问题(1)中的某两种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辨析:国家大幅度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有利于搞活企业,但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
辨题: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辨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