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 B.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C.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
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不断变化: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下列哪些属于 “帝国”当时所处的“内外的形势”
①帝国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②帝国军队深陷于中国战场
③德军基本征服西欧 ④德国一再践踏《凡尔赛和约》
⑤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历史上,英国的法令曾经规定,对于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受鞭打,第二次被捕要割去一只耳朵,第三次被捕要判处死刑。从 1509年到1547年,被处死的流浪人有72000人。这一法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把大量自耕农束缚在土地上 | B.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力 |
C.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武装起义 | D.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往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