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海南琼海2008届高三月考)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C.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 D.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

A.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李贽
B.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
C.罗贯中、施耐庵、吴敬梓、蒲松龄
D.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玄德、操
C.备、孟德 D.玄德、孟德

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大人”、“老爷”等被“先生”、“君”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④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