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预备阶段。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 | B.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手段 |
C.太平天国运动担负的任务 | D.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目标 |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②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③政治运动的推动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图)。1983年12月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l 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