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应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而不是撕取内表皮细胞,其原因是( )
A.外表皮细胞液泡大,内表皮细胞液泡小 |
B.外表皮细胞是活的,内表皮细胞是死的 |
C.外表皮细胞的液泡是紫色的,便于观察;内表皮细胞的液范不明显,不利于观察 |
D.外表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比内表皮细胞的太 |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
B.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
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均用到盐酸
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的同时,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C.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观察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例为1∶1) ( )
A.1 000人 | B.700人 | C.900人 | D.8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