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
①将5 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碳酸钙以后,迅速研磨,然后按要求过滤。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划2~3次。
③把划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但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有关的问题
(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
根据信息回答:
①表中温度为10 ℃、氧气含量为%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②温度为℃、O2含量为%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③当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可不可以推断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2)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等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①“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可表示为该2h内有机物的________(合成、积累)量;或者表示为后1h中________(净、总)光合量-2h中的________量,或者表示为后1h中_______ (净、总)光合量-前1h中的细胞呼吸量。
②根据以上表格,完成下表中的数据填空。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光照1h中的总光合量/mg |
Ⅰ.下图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分析:(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可以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内填序号)
(2)根据【】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时期是
(3)该细胞有染色单体条,DNA个。
Ⅱ.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处于BC阶段的时期有间期、前期和。
(2)图1中CD发生的原因是,图2中CD发生的原因是。
实验小组想利用下列装置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回答有关问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乙装置是对照组,则其和甲装置的区别应为。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小时,测定红墨水滴的移动距离。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4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5cm。
(3)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
①在甲、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_________环境中1小时,温度与(2)中温度相同。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2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1.7cm。
(4)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强度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_____cm。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
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②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若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
Ⅰ.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每空2分,共20分)
材料用具:直径为1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
方法步骤:
①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
②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
③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
④;然后给予光照
⑤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
。
讨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2个主要的无关变量是。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Ⅱ.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测定的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不能)生长;温度为℃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多少倍
Ⅲ.右图是在20℃、大气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两植株释放的的量(相等/不相等),在细胞中参与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2)若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浓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方向移动;若适当增加温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