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一场破袭战,发生在 ( )
| A.1938 年 10 月 | B.1940 年春 |
| C.1940 年下半年 | D.1944 年大反攻前夕 |
宋代孟元老有这样一段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材料反映了北宋
|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
| B.江南经济的繁荣 |
|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
| D.市的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统一规定时间的限制 |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
| C.家庭丝织业的兴盛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作者潜心研究农业取得重要成就 |
| B.此书总结了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经验 |
| C.作者推崇孔孟之道 |
| D.反映了作者重视农业的思想倾向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反映秦汉时期已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 A.“为用户阡陌封疆” |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
|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
2008年7月4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的社论中指出,人们已意识到,仅靠日美等八国峰会正式成员难以找出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出路。而没有中国的参与,谈世界经济就没有意义。这段社论说明
| A.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失去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 |
| B.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导者 |
| C.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 D.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