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 A.①②④ | B.②③ |
| C.①④ | D.②③④ |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
| 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
| 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
|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
|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
| C.建立以礼人法,以法护法 |
|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 C.“制天命而用之” |
| D.“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 B.苏联的参加 |
|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