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唐代长安的人,能见到的政治现象是
| A.三司使长官会见地方官员 | B.宰相们到政事堂参加会议 |
| C.各行省的长官进城来述职 | D.朱雀大街出现内阁衙门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 B.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 C.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依法治国”方略 |
右图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 |
|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 |
| 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
| D.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
|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