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观点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
|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
|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
|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
| A.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 |
| B.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 |
| C.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 |
| D.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 |
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同属于海洋文明,但两者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下列事实中属于这种差异的是
| A.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岸曲折 |
| B.积极向外拓展,寻求新生存空间 |
| C.在殖民地建立政治上独立的城邦 |
| D.在文明发展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
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
| 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
|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
| 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